找到相关内容8429篇,用时1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主编)52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页77-120。   牟宗三 1984,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牟宗三 1985a, 《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 〈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式—从中国人的思惟特征论起—〉,《台大哲学论评》,14期,页229-248。   释恒清 1997, 《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释海印 1987, 《...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13982346.html
  • 《一函遍复》讲记(2)

    就好办了。  如果你这个观念没有植下去,被拨无因果,功利主义等东西占据了他(小孩)的心,以后你再跟他说这个,他哈哈大笑,说你是封建迷信。  所以要教育小孩,不许打骂其他的人,哪怕地位比自己低贱的小孩子...

    大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14282348.html
  •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

    佛教中居士佛教的领袖人物。他们不仅倾心研究佛法,宣讲佛学,而且他们少有一般出家僧众沉溺于佛学出世主义、闭关自修的倾向,易于在世、出世法、新佛教与时代新学之间获取某种富有时代感、人间化的结合方式,更使...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4082384.html
  • 缘分 ·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这种私人化的信仰现象,就宗教的信仰关系而言,可说是一种宗教个人主义。它主要表现在人佛间的交往关系之中,是从佛的信仰那里获得的一种独立、自在、个我的信仰方法,同时也是宗教权威与个人信仰自由之间的矛盾结果...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2982652.html
  •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的现况与省思

    信仰的投资与报酬,经济的富裕让宗教团体如滚雪球般吸纳大量的社会财力资源,但是当宗教团体投合信众需求获得经济资源时,造成经济活动受到市场经济邏辑的操纵与支配,走向類似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对自身宗教神圣...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4282808.html
  •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

    (云林县,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出版,1995年1月初版)   蔡锦堂《日本帝国主义下台湾的宗教政策》,(东京,同成社发行,1994年4月15日发行)   铃木清一郎着,高贤治.冯作民译《台湾旧习俗...

    赖淑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5682837.html
  • 台州海外交往史

    圆载带来日本仁明天皇敕牒的圆珍(814-891),是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寺门派的创始人。他是日本真言宗(即密宗)始祖空海之侄,赞岐国(今香川县)那珂郡人。   15岁投比睿山首任座主义真门下,20岁...

    周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60482853.html
  • 《时轮根本摄续》及其气功医学

    唯物主义的辨证方法去分析解释,就会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下面将要提到的是密宗大手印法的一种。大手印法是密宗的主要修法之一,它源自印度,发展传播在中国的藏族地区。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对此法非常重视,各位高僧对...

    许得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150382963.html
  • 科普考察新西兰

    一点也不酸的金色品种。这种金色猕猴桃价格比一般猕猴桃贵,我们在新西兰也尝了,说实在的,还真不如绿的好吃,我一点都不喜欢。也许是一种民族主义情怀夹杂着习惯了的口味,我更偏爱我们原汁原味的、甜中有酸的猕猴桃...

    郭耕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31383286.html
  • 谈心说识(四):生命的根源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一、最深层的意识——第八识   上一章提到第七末那识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由於利已主义在作怪而产生种种烦恼。但若能把这种为自己设想的“小我”进一步地透过智慧的思考后转换为一种力争上游为大众谋求福利的“大我”时,这个原来为人所厌的自私之根源的意识即刻成为利他平等的慈悲之根源。   在《谈心说识》诸文中,我们已谈过“前五识”是最忠实的五种感觉意识...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2480083354.html